陈履生微言 8
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
县委书记拉二胡的视频引发人们感叹文艺也不能成为权力的奴隶。在这滑稽的表演中,有省级的交响乐团伴奏、合唱队伴唱,县长的权力可想而知。可怜那位指挥,看似还很认真,他没有感到羞辱吗?可想而知,交响乐团如果不是为了出场费?由此来看,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拉二胡的书记是用市场和权力来奴役文艺。
瓷画鄱湖的作品去哪了
2012年至2013年间,江西有关部门联合主办“瓷画鄱湖”瓷上绘画作品展。为此,“江西画院召集近40名资深艺术家顶风冒雨前往鄱阳湖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环鄱阳湖采风,最后形成了100余件瓷上绘画佳作”。该项目还被文化部确定为2012年度全国画院15个优秀创作项目之一。结果这批画最终到了“于姐”的家里。
刘勃舒首次办个展
年届八旬的刘勃舒先生18岁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进入研究生班,1955年以《套马》在国际展事上一鸣惊人。他从一位乡间少年成为中央美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几十年来,他扶老携幼忙碌在中国画坛上,迎来送往辛劳在艺术事业中,他主持或参加过无数的个展开幕式,到如今才第一次举办个展。
画家对现实的选择
今年是蒋兆和先生诞辰110周年,他曾说:“我不能在艺术的园里找寻鲜美的花朵。我要站在大众之前采取些人生现实的资料,不摹古人,不学时尚,师我者万物之形体,惠我者世间之人情。知我者不多,爱我者尤少,识吾画者皆天下之穷人,唯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饿殍。”现在还有几位画家面对现实能够有这样的选择?
美术馆滥用公共资源
现在中国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美术馆,主人诉求不同,因此,根本就难以用一个美术馆的基本价值观去要求。客观来说,其中相当一部分有很好的设计,规模也较大,但是门口罗雀,让人费解,让人心疼水电费的无辜消费,心疼公共资源的无端浪费,这种美术馆以私权沦落为私人空间,却挂着公共的招牌枉费了“公共”。
收藏的智慧
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摄影收藏家靳宏伟,其收藏的20世纪世界著名摄影家的作品构成了北京摄影周的亮点。“触摸经典”展览推出了靳宏伟,让人们看到了收藏的智慧。他于众人之外选取了摄影,基于曾经是老山前线的摄影记者以及在美国学习新闻摄影的经历。收藏的专业导向能够抬升收藏的专业水准;收藏不能成为土豪。
刘庆和的成长记忆
“白话——刘庆和说”不仅是记忆。作为与刘庆和成长同行的记忆呈现,在诸多具有符号性的累积中,艺术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不同于其他,绘画的视觉传达首先来自与内容契合的形式,而学连环画出身的他,正是在连环画的基础上构建了表达记忆的方式,而当这种手艺失传之后,未来的绘画能否有此多样的精彩。
文章来源 2014-11-01《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