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微言(76)如果馆长不专业,美术馆就不可能专业
美术馆的文化景观
美术馆、博物馆是文明社会中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因为它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代表着累积文明成果的水平,连接着公众的文化需求而成为当代社会中公众的文化依赖,这就是美术馆、博物馆的魅力之所在。然而,中国的美术馆发展的水平与宏伟的殿堂还有相当的距离,应该在把场馆建设好之后,还要管理好、运用好。
要提高美术馆的专业水平
美术馆是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文化单位。然而,其专业性在当下并没有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基本上拉出一位干部或者美术圈中的名人都可以出任馆长。所谓的“专业”并非是美术馆专业,由此将美术专业等同于美术馆专业成为普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馆的运营和管理。如果馆长不专业,美术馆就不可能专业。
展览的水平有待提高
美术馆里不断变换的展览,因为主题和展品的不同,所焕发的新的气息吸引了人们不断地走近它,而这里也成为几代人的记忆所在。人们会因为过往而连接到具体的展览和展品,人们会因为所见而成为记忆中永久的迷恋,成为终身探求的目标,或成为终身的喜好。因此,提升展览的水平,而不仅是挂画,各级美术馆都要努力。
典藏很重要
在实体建筑的美术馆中,每一件典藏都关乎着历史与艺术。这里是艺术品的家,这里是供人们瞻仰和欣赏的殿堂。艺术品因为有了它才有了特别的尊严和尊崇。这里的典藏是一个长时间累积的过程,有的是几代人,有的是上百年,其中每一件藏品都有着与之相关的历史,也有着一段入藏的故事。增加藏品是常态的工作和任务。
收藏的经费要落实
藏品的数量与品质反映一个馆的实力。只有有了丰厚的收藏,才有可能建立起与之相应的展览策划与学术研究以及相关的其他工作。可是,国内美术馆的整体情况是,各级财政给与的收藏经费严重不足,有的还没有。场馆建设与运营的不配套,导致了许多馆没有或少有藏品的入藏,使得空壳的美术馆只能靠临时展览来维持。
建了就要养好
无疑,当前公立美术馆的收藏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过去也是如此。过去美术馆少,那捐赠者的捐赠方向基本上很明确;现在美术馆多了,关于捐赠的竞争就异常激烈,大馆、名馆显然具有竞争力。而大馆、名馆的收藏经费也多,那二三线城市的小馆怎么办?如果地方政府如果不能从财政上支持,望洋兴叹也只能是叹息而已。
要做好公共服务
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很重要,它所散发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人们不断地走近它,哪怕是喝一杯咖啡,喝一杯茶,都有着特别的文化滋味。所以,来这里约会,来这里分享,来这里感悟。由此来看营造好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应该和展览等其他业务工作那样同等重要。如何经营好美术馆的纪念品商店等,将会影响到美术馆的自身的魅力。